一、便血量:少量便血多来源于直肠,乙状结肠或降结肠疾病,如痔、溃疡、息肉、癌、肠套叠等;中等量便血多见于肠系膜及门静脉血栓形成;大量便血应考虑来自上消化道或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、肠伤寒等,有时见于回肠远端憩室溃病,结肠憩室病、缺血性结肠炎等疾病,一般血量多者,多来源于上部;血量少者,多来源于下部;血色紫暗的,多为远血;血色鲜红的,多为近血;便前便后出血或滴血、射血,与大便不相混者,多为痔疮、直肠息肉、肛裂出血;血与大便相混或有脓血便者,应考虑直肠癌。
二、便血颜色:
1、鲜红色便血: 多属下消化道出血,如小肠下段、结肠、直肠和肛管。肛裂、内痔、直肠息肉的出血大多鲜红色,血液与大便可混,而直肠癌的出血,鲜红色的血液与大便相混。
2、暗红色便血: 一般属上消化道出血,如食管、胃、十二指和空肠上段出血,出血时排出暗红色大便,在结肠出血的病人可见此种便色,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可见暗红色糊状血便,或出现赤豆汤样色便,并有特殊的臭味。
3、果酱色大便: 一般发生于小儿肠套叠。患儿合并有呕吐及阵发性腹痛,腹部有包块。
4、虾酱样大便: 多见阿米巴痢疾患者。
5、柏油状大便: 此种大便多属上消化道出血症。如小肠出血时,若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,可呈柏油样大便。
6、血块样大便: 一般出血量多、排出较快时,则是暗红色,甚至鲜红色稀便或紫色血块,排出的血块有时可见空肠粘膜环纹印迹。
三、血与便混合情况:
1、血与大便相混:上位结肠出血时,血与大便相混杂,直肠癌出血与大便相混杂或脓血便。
2、血与大便不相混:乙状结肠和直肠出血时,(痔疮、直肠、息肉、肛裂)常有新鲜血液附着于成形大便表面。
本文章链接地址: http://www.gxgtyy.com/sunshang/bianxue/4499.html
上一篇: 便血的原因及颜色鉴别
下一篇: 便血原因知多少
|